我们2扩困想还离理能之以太有多远展性坊L
最近偶然看到一篇技术文章,让我这个研究公链多年的"老油条"都不由得眼前一亮。文章标题是《从opBNB和以太坊L2的性能差异理解Rollup的瓶颈及优化方式》,说实话这个标题看起来有点晦涩,但内容却实实在在地戳中了当前以太坊生态的痛点。 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区块链时,以太坊还被称为"世界计算机"。转眼7年过去,这台"计算机"的处理能力似乎仍然跟不上时代需求。BNB Chain作为后起之秀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。两大公链都不得不将扩容希望寄托在L2方案上,但现实情况却令人喜忧参半。 文章中最让我震惊的是那些赤裸裸的数据对比。V神在2021年的乐观预测是L2能把交易数据压缩到11%,每秒处理1万笔交易。但现实情况呢?OP系统现在的数据压缩率只有37%,这意味着以太坊每秒最多只能处理2000笔L2交易。这个数字还不到预期的五分之一!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以太坊升级的老玩家,我深知扩容问题的复杂性。文章提出了三个可能的突破方向,但每个都充满挑战: 首先,提升以太坊主网的calldata处理能力。这个想法听起来简单,但实际操作就像给正在飞行的飞机换发动机——风险太大。我清楚地记得上次伊斯坦布尔升级时,就因一个简单的EIP提案社区讨论了整整三个月。 其次,优化L2的数据压缩算法。这就像要求一个已经考了90分的学生再提高10分——越往上越难。我记得去年某L2项目宣称要将数据压缩率提高5%,结果半年过去了,这个"突破"仍然停留在白皮书上。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第三条路:Layer3。Arbitrum最近推出的L3开发套件让我想起了互联网早期的CDN技术演进。但问题在于,这种"套娃式"的扩容会不会带来新的中心化风险?就像现在的DeFi项目,虽然号称去中心化,但大部分流动性还是集中在少数几个CEX手中。 说实话,目前看来这三条路都不是完美解决方案。就像我常跟团队说的:"在区块链领域,没有银弹,只有权衡。"或许未来的解决方案会是这三者的某种组合?又或者会出现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全新方案? 参考文章:从opBNB和以太坊L2的性能差异理解Rollup的瓶颈及优化方式两大公链的扩容困境
扩容瓶颈到底在哪里?
Layer3会是终极答案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鲸鱼悄悄囤货,比特币大佬玩出新花样!市场风口你嗅到了吗?
- 比特币这次真不一样?资深分析师揭开2019年与当下的关键差异
- DeFi信用革命:区块链金融的下一个引爆点?
- Upbit遭遇李鬼代币事件:APT暂停提现背后的技术漏洞
- 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- Mesh获2.2亿融资:Web3金融入口争夺战的新玩家
- Curve创始人终于摆脱债务泥潭?Aave平台所有欠款全部结清
- 元宇宙对话的里程碑:当虚拟与现实界限开始模糊
- 市场高位承压:狂欢派对还能继续多久?
- MicroStrategy买BTC=市场大跌?数据揭秘真相
- 以太坊主网遇冷,Layer2为何逆势崛起?一场链上数据的深度对话
- WEB3峰会香港站:见证萨尔瓦多数字国债的全球启航
- 8.9行情观察:当比特币陷入葛优瘫,以太坊却在开派对
- 村镇银行惊魂记:一位银行家是如何被加密货币杀猪盘吞噬的
- JPEX暴雷事件:香港监管重拳出击打响虚拟资产保卫战
- 从产品经理到币圈红人:九儿的加密世界生存指南
- 稳定币与RWA:金融创新的双刃剑背后
- Vitalik为何弃用Twitter?深度解析Farcaster的社交革命
- 比特币铭文崛起: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NFT革命
- 这波行情简直太爽了!直播间跟单的朋友都赚翻了!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