靠低电池突围成本储来关能否能行液流业迎折键转
说实话,这两年最让我感到兴奋的就是新能源行业的变化。记得三年前大家还在讨论低碳转型,现在"碳中和"已经成为全球共识。在这个转型过程中,储能技术就像能源界的"调节器",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。 不得不说,国家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确实给力。《"十四五"现代能源体系规划》等文件密集出台后,我们能看到储能行业明显加快了发展步伐。今年上半年投运项目数量直接翻倍,850个新项目落地,累计装机突破20吉瓦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光伏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场景,历史似乎正在重演。 在众多储能技术中,液流电池一直给我一种"优等生却不得志"的感觉。它的安全性、循环寿命、扩容灵活性都很出色,特别是电解液可循环利用这点,简直就是环保模范生。但现实很骨感,高昂的成本让它始终难以大规模铺开。这就好比一个学霸因为学费太贵上不了大学,实在可惜。 不过最近有个好消息。纬景储能选择的锌铁液流电池路线,让我看到了破局的希望。他们的"超G工厂"投产后,6吉瓦时的年产能可不是闹着玩的。这让我想起特斯拉建超级工厂时的情景,规模效应一旦形成,成本下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 葛群董事长提出的"两毛钱度电成本"目标确实令人振奋。但作为一个在能源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,我深知这个挑战有多大。好在他们采取了多点布局的策略,广东、山东等地的生产基地陆续建成,这种"广撒网"的战术很明智。 说实话,我最看中的是锌铁液流电池的"灵活部署"特性。现在很多新能源项目受限于场地条件,传统储能方案难以实施。而液流电池可以根据需要"见缝插针",这在寸土寸金的今天特别实用。 看着珠海"超G工厂"的生产线启动,我仿佛看到了中国储能的未来。这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。如果真能把度电成本降到两毛以下,那对新能源行业来说绝对是里程碑式的突破。政策东风下的储能行业
液流电池的尴尬与机遇
降本之路任重道远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市场风云变幻:暴跌之后的机会在哪里?
- 比特币或将迎来新一轮暴涨行情:资深分析师深度解读
- Celestia推出Blobstream:以太坊Layer2的独立性之争正在加剧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ETF曙光初现,NFT与DeFi领域持续活跃
- 当古老智慧遇上数字货币
- 7.25亿美元的大蛋糕,你能抢到多少?Linea空投全攻略
- 加密货币市场:短期回暖背后的投资智慧
- ORBS币:企业级区块链的黑马选手
- BitsCrunch:NFT世界的福尔摩斯来了!CoinList即将开启重磅代币销售
- LOOM代币上演过山车行情:千倍暴涨后的惊魂暴跌
- 比特币ETF的魔幻现实:通过不如不通过?
- Grayscale胜诉SEC:一场可能改写加密货币历史的判决即将揭晓
- 监管变革刻不容缓:一位CFTC委员眼中的加密货币困局
- 当高尔夫遇见超跑:FILA GOLF与迈凯伦的跨界盛宴
- Avalanche子网:解锁RWA赛道的基建密码
- 2023年末最值得押注的三大潜力币种
- 以太坊大佬预言:美国终将拥抱加密货币革命
- Ripple与SEC的漫长对峙:和解曙光初现?
- Wormhole:开启区块链大航海时代的钥匙
- 3000块闯币圈:一场值得尝试的金融冒险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