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当软新纪链革元件遇见硬件的区块
最近在Lattice团队里,我们总爱讨论Alan Kay那句发人深省的名言:"真正想要驾驭软件的人,必须先打造自己的硬件。"这句话如今听起来简直像是预言——看看iPhone改变世界、特斯拉颠覆汽车行业、比特币ASIC矿机重塑金融体系、NVIDIA GPU推动AI革命,你就会明白。 说来有趣,这句名言最早的出处已经难以考证。我翻遍了资料,终于在苹果早期员工Andy Hertzfeld的个人博客里找到了蛛丝马迹。他在1982年参加Creative Think会议时记录了Alan Kay的演讲片段。Kay当时还说过很多金句,比如"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",以及那个更冷门但同样深刻的观点:"'编程语言'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"。 想想看,1982年的Kay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!那时MacOS还要两年后才问世,特斯拉和英伟达都还没影儿。个人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天方夜谭,计算的主力军还是笨重的大型机。Kay当时在捣鼓什么呢?正是他心心念念的"Dynabook"——一台革命性的笔记本电脑原型。这玩意儿虽然最终没能量产,但它的理念简直超前了一个世纪。 Dynabook被设计成"适合所有年龄段儿童的个人电脑",它首次搭载了Smalltalk语言——这个面向对象的编程系统比当时主流的命令式编程要直观得多。Kay的团队用临时搭建的"Interim Dynabook"做实验,结果让人惊叹:5岁的小孩都能用它开发绘画游戏和太空大战模拟! 这种硬件与软件的完美配合开创了先河。Dynabook上的GUI界面、鼠标操作(要知道当时主流还是命令行)这些设计理念,后来都被iPhone、iPad完美继承。它证明了一个真理:当硬件和软件为彼此量身定制时,就能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产品。 那么,这和区块链有什么关系?在Lattice,我们有个独特的视角:区块链本身就是计算机硬件。过去两年,我们开发的MUD引擎让EVM上的复杂应用开发变得轻而易举。就像当年Dynabook的先行者们一样,我们在努力构建一个链上应用不受硬件限制的未来。 令人振奋的是,现在的技术迭代速度比上世纪快太多了。MUD从内部工具起步,现在已经支持了Sky Strife、OPCraft等十多个热门链游。我们甚至专门优化了硬件配置——比如部署gas limit高达10亿的本地节点,为OP Craft搭建专属测试网。这些实践经验让我们对"自主世界的理想硬件"有了独到见解。 在即将到来的《The New World》第二季中,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激动人心的话题。两年来的探索告诉我们:区块链的硬件创新才刚刚开始。准备好和我们一起,继续这场改写未来的冒险了吗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NFT市场遇冷时:买家人数激增背后的真实信号
- 探索Cosmos生态:6个值得关注的潜力项目
- 比特币500点大丰收!跟着我做单就是这么爽
- 投资路上的那些坑:一位老手的肺腑之言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深夜布局比特币多单 300点暴利轻松到手
- 加密货币市场预警:BTC、ETH、SOL或将迎来深度回调
- 一个币圈老韭菜的血泪自白:这6年我是怎么错过暴富机会的
- 区块链三巨头共议未来:当我们谈论融合时在谈什么?
- 腾讯牵手TON:Telegram真的要变身国际版微信?
- 昨晚的非农之夜,我们又一次创造了奇迹!
- 消费积分市场迎来破壁者 重庆率先试水千亿级蓝海
- 比特币多单700点盈利狂欢!老司机带你复盘精彩行情
- 以太坊活跃地址首超比特币,这场加密大战暗藏玄机
- Bybit英国撤退背后:深度剖析加密货币监管的十月革命
- SEC与比特币ETF:一场充满火药味的监管博弈
- 比特币市场观察:美联储决策背后的微妙博弈
- 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:五家先锋DAO组织在前海的思想碰撞
- 从玩笑到传奇:狗狗币的奇幻之旅与比特币的王者之争
- 区块链早报:香港强化监管 星巴克玩转NFT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