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迫在眉睫碳行业新出论道路0月宜昌转型双
最近跟几位玻璃厂老板聊天,大家都在犯愁同一个问题:在"双碳"大背景下,这个传统高耗能行业该怎么活下去?说实话,环保压力越来越大,不转型就是在等死,可转型又不知道怎么转。 这不,10月25-27日宜昌要开的这个研讨会来得正是时候。还记得去年参加第二届会议时,一位山东的玻璃企业代表跟我说:"要不是来参会,我都不知道现在有这么多节能减排的新技术。"确实,这种行业盛会就是把政策制定者、技术专家和企业主聚在一起,让大家少走弯路的绝佳平台。 去年工信部发布的《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就像一记重拳,把我们打醒了。文件里那些硬指标可不是闹着玩的——到2025年,建材行业要实现碳达峰;到2030年,碳排放总量要明显下降。这对玻璃行业来说简直是场生死考验。 我走访过不少玻璃厂,发现大家都在尝试不同出路:有的在改造窑炉,有的在研发低碳玻璃,还有的在探索碳捕集技术。但说实话,单打独斗太难了。这次会议最大的价值就是把全产业链的力量整合起来,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工艺,再到终端应用,形成完整的绿色发展闭环。 今年会议的议程设置特别接地气,完全抓住了企业的迫切需求: 碳资产管理这个话题最热,现在很多老板连碳交易是怎么回事都搞不清楚,更别说参与市场了。环保标准解析这个环节也很实用,毕竟政策法规天天在变,不及时跟进很容易踩雷。 我个人最期待的是替代能源这个议题。去年有家企业分享了用生物质燃料替代天然气的案例,成本降低了15%,碳排放减少了20%,听得在座的企业主眼睛都亮了。 说实话,行业会议最怕的就是空谈理论。但这次会议的供需对接环节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。记得去年会议结束后,有家环保设备厂商当场就签了8个订单,总金额超2000万。 这次会议还特别设置了玻化联产技术专场,这是个新方向。简单说就是把玻璃生产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有专家预测,这可能是未来玻璃行业降本增效的重要突破口。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,犹豫就会错过。我看到太多企业因为观望而错失转型良机。10月的宜昌会议不仅是个交流平台,更是个行业风向标。那些提前布局绿色技术的企业,现在已经尝到甜头了。 说到底,"双碳"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与其被动挨打,不如主动出击。建议各位玻璃行业的同仁都来参会,说不定就能找到破解困局的"金钥匙"。政策倒逼变革,玻璃行业站在十字路口
六大议题直击行业痛点
供需对接创造真实价值
抓住机遇才能赢得未来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一周热点追踪|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
- 市场陷入迷茫:华尔街大机构都不知所措,比特币未来走势成谜
- 加密货币市场陷入僵局:BTC冲关失败,ETH ETF遇冷
- 区块链世界的十字路口:EVM与非EVM的世纪之争
- 以太坊质押狂潮来临:EIP-7514是救星还是绊脚石?
- Shiba Inu生态:当价格不再是唯一指标,未来更值得期待
- 重磅!以太坊原班人马斥资千万打造革命性手机挖矿应用
- 构建永续互联网:Permaweb如何重塑数字世界
- EigenLayer的商业神话:繁荣泡沫还是真实价值?
- 元宇宙2023:泡沫幻灭还是蓄势待发?
- 数字货币与美股:一场危险的跷跷板游戏
- FTX崩盘调查:SBF如何亲手毁掉自己的加密帝国
- 国象国潮:开启你的数字收藏新纪元
- SBF:当硅谷精英遇见加密货币的乌托邦幻想
- Ripple与XRPL的真相:一场关乎加密货币未来的法律较量
- Arbitrum激励计划尘埃落定:谁将成为最大赢家?
- 十年风雨路:火币HTX如何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?
- 中美加密货币暗战:当国家安全遇上区块链革命
- Web3时代的金融革命:MixTrust如何重塑我们的数字生活?
- 美联储降息无望:一场经济风暴正在酝酿
- 搜索
-